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、微觀主體有活力、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,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。
通過持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,豐富和靈活運用財政、貨幣等政策工具,增強調控前瞻性、針對性和有效性,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,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。
形成政策體系新格局
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、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宏觀調控持續創新和完善,緊緊圍繞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、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,財政、貨幣、產業、區域等政策不斷健全和完善。
“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,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、維護市場統一、促進社會公平、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。”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論述。
“這一定位具有轉折性的重要里程碑意義。它標志著財政與財稅體制已經同國家治理緊密對接,而且,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同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聯系在一起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說。